个人养老金账户在苏开闸半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接受程度、产品情况、如何挑选……一文了解最新情况
本报记者 谢盈盈
个人养老金账户已经在苏州开闸近半月,记者从多家银行处了解到,该业务正在稳步推进中。那么,本地市民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接受度怎么样?目前账户内产品完善度如何?当下又该如何做好账户资产配置呢?记者做了一番调查,同时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
开户原因千篇一律 不开原因五花八门
业内人士:苏州人的接受度总体较高
苏州工行个金部陈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多为30岁以上人群,他们的共性是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未来的养老也有一定规划。90后市民戴先生最近就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在他看来,这是一件没有坏处只有好处的事情。“受当下人口形势影响,未来仅靠国家养老金显然不够,越早开立账户越早购买产品,意味着退休后能领到的钱越多。”戴先生自述,他很看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强制储蓄能力以及税优政策,“我本来就买了年金险这类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现在又多了个选择,而且现在开户今年就能少交几千块钱个税,不香吗?”戴先生告诉记者,他身边不少朋友都已经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涵盖了70、80、90多个年龄段。“总的来说,苏州人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说道。
养老需求、税优政策、强制储蓄、开户福利……选择开立个人养老账户的原因比较相似,但是坚持不开的理由却五花八门。“别问!问就是没钱。”“贫穷”是劝退不少年轻人开户的原因,很多人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还想观望看看。此外,部分年轻人还有新说法,“感觉我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做养老储备有啥意义”。90后市民小玉觉得,还是把钱花掉更实在一点。95后市民小李则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对她来说非刚需:“比如强制储蓄通过支付宝就能做到,我刚毕业,工资不高也抵不了多少税,所以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什么个人养老金账户。”而80后市民林女士则觉得,自己距离退休还远,现在想养老这件事着实有些早,“而且资金放在里面流动性有些差了,产品也不算丰富,所以我不是特别感兴趣”。
产品正不断完善 目前多为基金和存款
产品配套服务方面开始“卷”起来了
所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已有哪些产品可供选择?记者在工行个人养老账户内看到,目前,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分区已经规划到位。在存款产品列表中,有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储蓄产品。且该行个人养老基金产品已上线近40只,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养老投资需求。记者还查看了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详情,目前皆以存款和基金为主,后者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一些。同时,养老保险也在本地部分银行的个人养老账户内上线,不过记者暂未发现银行理财的存在。“银行理财的具体上线时间我们还在等通知。”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说道。
而为了能让市民获得更好的产品选择体验,各银行也下了一番功夫。例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创建了不同年龄层的角色,例如90后的用户画像为正值职业上升期,产品投资追求高收益,距离退休还有35年;80后人物画像为家庭职场核心,家庭投资追求稳中求进,距离退休还有25年等等。此外,以退休年份为目标日期,该行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风险偏好特征等要素,为用户匹配好了产品,也添加了“一站式养老”“稳健养老”等标签,产品选择更加一目了然。除了角色之外,该行还对目标风险型进行产品划分,有偏债型、偏股型、平衡型三种类型的产品可供选择,同样有“稳健之选”“兼顾风险与收益”等标签。“苏州是个人养老账户试点城市,所以目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在摸索中,未来一定会更加完善。”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养老目标FOF偏稳健 有多重背书
在挑选基金和资产配置方面要注意
当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基金的占比较大,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具备一定优势。近日来 ,不少基金公司都对旗下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增设了专门的Y类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费率优惠。记者观察到,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基金大部分是养老目标FOF基金。据介绍,FOF构建的是基金组合,也就是“一篮子基金”,相比普通公募基金,配置更加分散,因此波动也相对平滑。同时有多家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个人养老账户内上架的产品都经过银行层层严筛,产品投资标的也有严格规定。“可以说能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基金都有着多重背书,所以相对来说会稳健一些。”苏州某银行理财经理张先生说道。
目前,账户内上有这么多个人养老基金,该怎么买?业内人士道,也是通过关注过往业绩、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基金规模等要素进行挑选。养老目标基金分为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和养老目标时间基金,前者有稳健、积极、平衡三类,投资者可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而后者讲究一站式服务,随着所设定退休年份的到来,会逐渐降低权益类比重,以此适配用户的风险抵抗能力。
在资产配置方面,张先生更建议接近退休的人群选择养老存款、养老保险产品。“资本新规后,理财已经全面打破刚兑,虽然说个人养老账户内的基金整体稳健,但是仍然需要拉长战线才能实现利益较大化,如果临近退休购买基金,持有的时间不够反而容易得不偿失。”而年轻人有着较多的试错机会以及投资时间,可以在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也可以定投的方式参与其中。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