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2日电(黄彦君 孔玉叶)羽绒服里填充的到底是鹅绒还是鸭绒?绒子含量有多少?以往,这些问题常让普通消费者感到困惑,也为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留下了空间。
10月21日,浙江省平湖市“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同步发布《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白皮书》。系列成果的落地,标志着平湖在全国羽绒服行业内率先建立起质量分级体系。
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成果发布活动现场。王强 摄
作为全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之一,平湖羽绒服年产量超2亿件。为引导产业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当地联合权威机构与企业,共同推出从高到低的“5A至1A”五级质量评价体系。2025年8月,全国首套《羽绒服装质量分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平湖主导制定,围绕绒子含量、蓬松度、浊度、钻绒值和色牢度五大核心指标,实现对产品品质的科学定级。与国标相比,该体系覆盖范围更广,首次将80绒以下产品纳入分级,填补了市场中低端产品的质量认定空白。
“过去采购商选羽绒服,基本靠手摸、眼看、比价格,很难直观体现产品优势。”嘉兴市久麦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莉表示,“如今有了明确的分级,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可信度,也推动我们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加强质量管控。”
羽绒服装质量分级标签。孔玉叶 摄
为确保分级结果切实落地,平湖“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整合了中国质量报刊社、浙江省质科院等9家机构资源,为羽绒服质量分级提供监督指导与检测支持。目前,首批23家试点企业、6万余件产品已完成分级认证。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上的“信息码+防伪码”,即可查询产品的详细品质信息。
为巩固分级成果,平湖同步推出“保险+”“检验+”“电商+”三大协同行动:引入质量保险机制为分级产品兜底,强化第三方检验确保分级公信力,还与抖音、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平湖分级羽绒服专区”,推动“优质优价”的市场闭环形成。
据悉,平湖将持续拓展分级成果应用场景,除在电商平台开设专区外,还将通过展会、体验区等渠道强化消费者认知。2025年年底,浙江将联合江苏、安徽、河南、重庆五地共同发布全国首个“羽绒服装质量指数”,以跨区域联动推动行业迈向透明化、高端化发展新阶段。(完)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