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走低、经营贷及消费贷等品种投放力度加大,不少贷款中介再度活跃起来,向购房者推出了“以贷换贷”的生意。近日,有网友反映,近期经常接到中介公司的电话,声称可以将其名下的住房贷款提前结清,并置换成为低利率的经营贷款,以此节省每月支出。
记者了解到,经营贷置换房贷实属违规行为,如若通过贷款中介办理,实际产生的各项服务费用价格不菲,风险因素亦不容小觑。一经查出,银行将要求个人立即返还贷款资金,并追究法律责任,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
一位曾收到中介公司“以贷换贷”鼓吹的网友表示,如果要用经营贷置换房贷,还需承担除贷款利率外的其他费用:一是如果没有资金结清当前房贷的话,中介会提供垫资并收取垫资费用;二是中介会收取贷款金额一定比例费用作为中介费;三是经营贷款顾名思义用于企业经营,如果贷款人名下没有企业的话,中介还会“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准备”贷款料,并收取“贷款包装费”。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按照银行贷款政策,经营贷款只能用于企业经营,银行是坚决杜绝经营贷款置换住房贷款的。想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借款人首先会面临经营贷申请失败的风险,进而出现“房贷已经还了,经营贷却没申请到”“欠银行房贷变成欠中介高利贷”的尴尬境地。即使顺利借到了经营贷,银行在贷后检查中发现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信贷资金,即构成违约行为,银行有权利提前收回贷款,届时借款人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若没有充裕资金偿还贷款的话,房子作为抵押物甚至有可能被处置拍卖。
其实早在2021年3月,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三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用经营贷款置换住房贷款的方式,经营贷款并未真实用作经营用途,等同于流入了房地产领域,这种违规行为干扰了正常经济运行,破坏了健康金融秩序,更将借款人自身财产安全置于危险境地,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进行这类操作,在日常生活提高辨别能力,避免盲目轻信各类不法营销套路。
目前苏州地区各大银行在疫情期间向受到影响的房贷客户提供“申请还款宽限期”“调整账单计划”“延长贷款期限”等解忧纾困政策,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银行提出申请以此减轻还款压力。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