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 记者/张良法】
随着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继落幕,日前,苏州相城一企业也收到来自北京冬奥组委的特殊来信,对他们圆满完成手持火炬储氢气瓶的研发、量产、火炬传递现场服务保障任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
据介绍,该手持火炬高压储氢气瓶通过将氢气储存在狭小的火炬内部空间中,首次实现了旋压技术在奥运产品上的直接应用,为向世界呈现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火炬用的氢气瓶虽然小,但是它的技术含量高,重量要轻、同时要耐高压,火炬手举着才能舒适、安全可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世界奥林匹克重要赛会更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奥运火炬则是奥运会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据承担此次手持火炬储氢气瓶研发、量产及火炬传递现场服务保障任务的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宋剑介绍,他们本是一家军工平台型企业,但自2021年8月接到手持火炬量产项目后,公司第一时间就组织成立专项小组,全面启动产品开发工作,进行了多轮的数值模拟仿真,对储氢气瓶的结构、承压性能、重量、制造工艺方案和试验验证细节进行设计迭代。
仅仅过去不到4月时间,空天材料院就成功完成了1020件轻量化高压储氢气瓶试制产品的生产,这且不算,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空天材料院技术保障团队自始至终坚守岗位,进行火炬组装、拆解、重装、测试、现场彩排等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冬奥火炬的传递以及开幕式圣火的点燃。
如今,虽然奥运圣火已经熄灭,但宋剑表示,他们践行国家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初心不变。“氢能更是国家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战略。这次冬奥会上给火炬用的是一个小的气瓶,我们还要开发出更多的系列化产品,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于整个社会。目前给中海油、中石油用的大的氢气瓶我们也正在做。”
近年来,相城区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区域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在促进产业资源集聚、加大企业招引、提质产业升级等方面不断发力。依托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和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要平台以及海鹰空天等龙头企业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动航空航天技术成果优先在相城区对接落地。2021年,全区累计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共65家,全年累计实现营收80.88亿元,同比增长31%。
下一步,相城区工信局军民融合发展科科长何福林表示,“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吸引国内高水平航空航天项目和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优先落户相城;面向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液压系统、动力技术、航空航天数智化、增材制造、无人机以及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根植于相城、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行业引领作用、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成为链主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培育本地零部件供应链及合作伙伴,通过多种形式,带动上下游优势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链条’集群。”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